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还有跟随湖北省中青旅一路走来的伙伴们:

大家元旦快乐!

我是湖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华林,也是我第一次与大家一起跨年。

今年夏天,我带着新的团队正式入驻了湖北省中青旅,半年以来,我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选择做旅游?”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今天就告诉大家我的答案——

首先,我坚信旅游行业的前景和未来。

我们这代人小时候最大的愿望,除了当科学家、天文学家,还有一个就是“环游世界”,如今,这个当初遥不可及的愿望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当下的一种生活方式。国内游、国外游、亲子游、商务游,甚至还有房车自驾游……外出旅游,观光赏景,见识世界,已成现在人们生活的刚需。

再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注:全球人口约70亿)。不用怀疑,数据来自于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2020年3月发布的《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

该报道还显示,2019年,旅游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合计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

即便在疫情依然严峻的今天,仍不时传来某某景区“爆满”的消息。

除官方的大数据外,我对于旅游行业最直接的感受则来自于我企业的客户。许多朋友都知道,我是做跨境医疗起家的,每年仅我的业务客户就有超过1000人次往返国内外,其中多数都是通过各个旅行社办理的出国手续。期间,我们企业也多次与旅行社合作,为客户提供境外医疗旅游服务,边医疗边旅游。

当然,说到旅游,我们不得不谈的就是疫情。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原本飞上天的旅游行业打趴在地,尤其是期间不断、反复的“熔断机制”,启动、急刹,再启动、再急刹……漫长的两年时间里,整个行业人仰马翻,许多旅游同仁承受不住纷纷转身离开,更有多少资深人士因此而破产:百城旅业倒闭、广东和平国际旅行社破产、凯撒旅业与众信旅游撑不住了启动合并……

11月底,中国旅游研究院接连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21》和《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1》指出,受疫情影响,我国出境游人数大幅下降,而入境旅游也在过去两年几乎处于全面停滞状态,仅靠一些必要的来华商务旅行和留学需求支撑。

面对这样的局面,曾有业内人士自嘲,疫情期间旅游人最赚钱的方法就是“关门”。的确,以静制动,在这个“阴晴不定”的时期不失为一种上策,但在我这个业外人士看来,其实还有另外的选择,如异业联合、如“生意不好整柜台”等。

对,我是业外人士,是旅游行业门外汉,我们这群门外汉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闯进了旅游行业。会有怎么样的结果?

这里,我先插播另一则新闻。前不久刚传出的消息:旅游行业两大巨头凯撒旅业与众信旅游合并失败,究其根源是“合并必要性在哪儿?”二位想了想,没有答案,那就算了。

但于此同时,却有许多像我们一样的门外汉闯进了这个行业,对于传统的旅游人来说,这个行业是“围城”。然而对于许多门外汉来说,他们嗅到的是国家战略支持下的大文旅产业吹来的东风。

网易旗下品牌与海航、与亚朵酒店、与民宿;百度知道与中青旅遨游、百度与携程、搜狐与凯撒旅游,此外抖音、小红书、快手……他们纷纷利用自己的优势打造新的旅游产业链闭环,抢占大文旅产业新一波的市场。

同样,对于新的湖北省中青旅来说,我们带着自己的资金优势、互联网技术优势,以及其他产业板块优势,进入旅游行业。未来将充分利用好“湖北省中青旅”IP,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打造中青旅品牌的“旅游+”产业,打造自己的大文旅。

这就是我的答案。其实,跟我一样有信心的,并非少数。另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近3年(2019-2021年)的1月1日至12月1日,全国旅行社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分别为4.1万家、5.3万家和4.8万家;吊注销量分别为2.5万家、2.46万家和2.3万家。说明,即便在疫情期间,旅行社的注册量也是大于注销量的,说明同行者依然在,且不少!

2022年,湖北省中青旅已经准备好了,你呢?期待与我们一起怀揣信念,等待机遇,携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