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从业人员的意识观念能否跟着改变,经营思路是否改变,会成为企业是否还可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

 

回顾2020年初,疫情爆发,旅游业被迫按下暂停,到如今,中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好成绩,进入了常态化防控阶段,景区、餐饮、酒店、交通等业态都陆续开放。

 

今年五一假期,市场迎来首波复苏,10月8号,国家文旅部又对外公布了国庆长假的出游数据:10月1日至7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对比2019年国庆,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可见旅游业依旧没有恢复到疫前状态。而疫情防控注定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防控常态化!

 

简而言之,在全球疫情不断加速蔓延态势下,我国虽然局面大好,但基本的防控工作依然明驰暗张,短期内不可能结束。甚至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因为某一地突发的“外源性输入”导致再次紧张。这也是因为疫情传播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所决定的。基于此,整个旅游业依旧处于“被零星突发疫情随时威胁暂停”的尴尬局面。

 

01
国庆后旅游市场的现状
 
 

 

基于“外源性输入”的困扰不断,局部零星疫情可谓此起彼伏,导致国人出游的兴致也受到一定的打压,主要还是以本地游、短途游为主。在此背景下,团队游的空间自然被压缩,再加上不少单位也发出“非必要不出省”的通知,机构旅游的空间也受到影响。以今年国庆为例,近郊游、乡村游、自驾游热度较高,不少民宿预订率、入住率均达100%

 

将近2年的疫情影响,不说整个旅游大市场,至少节假日的旅游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风向变化,从原本跟团游、自由行、定制游分庭抗礼,自驾等非跟团游产品紧随其后的局面,逐渐向非跟团游方向倾斜。

 

非跟团游需求日益扩大,部分门店却依旧只固执于跟团游产品。

 

这也是导致出现“长假期间,旅行社门可罗雀,景区人满为患”阴阳两重天的直接原因。随着今年最后一个长假的结束,让这部分期盼着国庆长假刺激出游欲望借机反弹一下的门店,重归冷静。

 

昆明一百事通门店销售的“系统票+地接包”25万+大单

 

援引一份业内媒体(旅界资讯)的数据显示:从2020年2月开始,旅行社相关企业注册量出现断崖式下跌。从经营状态来看,已经注销的旅行社相关企业有11.4万家,占比总注册量的40%;已注销经营的旅行社相关企业有2.0万家,占比总注册量的7%。其中就有一家来自广东的老牌国旅,多年经营也算辉煌,却还是在2021年国庆黄金周后第一天无奈申请了破产清算。

 

其次,要明白“团队游在节假日的份额出现明显缩减,但非节假日依旧是团队游的重要时段”。

 

有钱有闲的中老年人群长久以来一直都会避开节假日,选择错峰出游,不仅仅是因为节假日是出游高峰,舒适度不如平时,还在于非节假日价格的回落,更加经济实惠。这是旅游门店一直以来被节假日出游高峰影响,从而忽略的地方。

 

线下门店始终是中老年人群出游最重要的消费场所,如何做好非节假日营销,巩固自己的现金流,门店要珍惜,且要用心去做。

错峰出游,门店依然可以大单不断

 

02
旅游门店的应对策略
 
 

 

微旅行、周边短途游、小团定制游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疫情常态化下旅游方式的转变。那么,旅游门店真的就毫无办法了吗?

 

显然并不是!

 

大浪淘沙之下,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从业者已无奈退出或暂时冬眠,但我们依然能看到更多的优质门店熬过寒冬,适应了新环境,不论在平时,还是在旺季,都能抓取到不错的流量,实现业务增长。

 

从他们身上,我们或许可以学到一些经验:旅游门店必须要去理解并顺应变化,在非跟团产品组织和销售上学习突破,以获取市场增量;同时继续在跟团游产品上下功夫,巩固市场存量

 

01
竞争老年团队游&机构出游的市场份额
 

 

首先,团队游在仅国内游情况下减少成为必然,但是老年退休人员的团队游,机构出游还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部分市场需要旅行社提供预定和组织接待,这也旅行社的传统客群,在当今的状况之下也是旅行社业务的压舱石,不能轻易放弃。

 

广西一门店举办花艺活动,增加与老年客户的互动

 

老年旅游市场和机构出游,在出游时间上与散客自助出游有明显的差别,黄金周反而不多,节后的秋季正是老年旅游的旺季,这个时期如何把握好产品以及营销方式,考验着地接社和组团社。

 

这部分的竞争是旅行社内部对现有市场份额的竞争,OTA等线上机构难以参与。

 

02
突破传统跟团产品,切入自由行赛道
 

 

目前产品端和预定端可以思考突破传统跟团产品的形态,在主题游、私家特色团、定制游和资源套票上下工夫,从纯自助游市场份额中去挖掘出一部分客人接受旅行社的产品与服务。

 

这其中产品和服务必须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感受到价值。目前携程系门店在这类产品的销售数据中,也可以看到在持续增长。

 

兰州一去哪儿门店客单价3万+的定制游大单

 

这部分的竞争,应该是旅行社与OTA等的外部竞争,做好了可以成为旅行社的增量。

 

03
开展旅游相关的延伸业务
 

 

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同行,可以尝试开展与旅游相关产品与服务的延伸业务,例如土特产售卖、免税店代购等等。

 

但是要看到这毕竟非旅行社的优势,可以量力而行,而不可能当成主业和期待可以力挽狂澜的手段。

 

目前,这样的情况还会持续,市场格局已经和2019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客户旅游半径的改变,导致了旅游出行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供需内容的改变。

 

而旅行社从业人员的意识观念能否跟着改变,经营思路是否改变,会成为企业是否还可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最根本的应对策略就是守住和深挖存量市场,积极拓展增量市场。